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於12月20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免疫規劃、病毒學📴、呼吸及感染疾病、兒童健康等領域專家出席♋️👨🏻🦽,介紹重點人群醫療服務有關情況💙。一起關註!
——關於病情救治——
群眾是否有必要使用新冠特效藥,能否自行服用🧝🏽♀️? 第九版診療方案中推薦了幾種抗病毒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奈瑪特韋,還有後來補充的阿茲夫定👴。這幾個抗病毒藥物早期使用都可能減少重症的發生☄️👩👩👧👦,縮短病程👩🏻🦯🧌、縮短病毒排毒的時間⛔🧃。目前這三種抗病毒藥物還是強調在醫療機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尤其是單克隆抗體是需要靜脈給藥的,需要在住院時間使用,在門診或者家裏不適合使用🏌🏽。奈瑪特韋是屬於小分子抗病毒藥,可以有效降低重症風險,適應症人群是輕型和普通型,使用的時候要特別註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些藥物使用,比如老年人有基礎病正在用的辛伐他汀、胺碘酮等藥物,是不能使用奈瑪特韋這類藥,所以強調這個藥物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茲夫定也是小分子抗病毒藥,是治療艾滋病的藥物𓀏,發現在新冠治療過程中可以縮短病程🪄、降低病毒水平、改善症狀,所以也是批準上市,在新冠中可以使用。同樣,這個藥物也有一些註意事項,包括孕產婦不能使用🐙,有嚴重、中重症肝腎損害要慎用,所以強調💇🏼♂️,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在感染之後常見藥的使用方面有哪些禁忌? 一般感染新冠病毒以後,使用更多的叫對症藥物✌🏽,就是有發熱、有全身疼痛,用一些解熱鎮痛藥。有咽喉腫痛、有咳嗽咳痰、有胃腸道症狀🐉,用一些相應的對症藥物⬅️。有些是醫生開的,有些可能是自購的🧍♂️,囑咐大家一定要看好說明書⛹🏻♀️,看好劑量、使用頻次等一些註意事項👨🦼➡️。一些藥🏋🏿♂️,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是很常用一個解熱鎮痛藥🙍🏻♀️,它的禁忌證就是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是要禁用的🔔。比如也有一些人群🤧,有反復的消化道潰瘍、出血,有孕婦或者哺乳期婦女或者對某些解熱鎮痛藥物成分過敏的人群也是要慎用的。再有建議大家用這些藥的時候🐴,不要飲酒或者喝酒精類的飲料。希望大家用這些對症藥物的時候👂🏼,盡量用簡單一些的藥,因為不同的藥物有時候可能會彼此之間有相互的影響,可能會增加潛在的不良副作用🤷🏽🧔🏿♀️。也有患者有這種傾向👩🏿💻,為了把症狀迅速控製好🪽,把藥物劑量加倍,也不建議這樣使用🧍🏻。因為把藥物劑量加倍了,效果不一定好🥠,但是增加了肝臟的負擔👩🏿✈️🧑🏻🦰,增加了副作用。一些中成藥或者湯藥也可以改善症狀,有一定的康復效果,大家也可以選用。
不建議用捂汗方式給小嬰兒退熱 其實2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孩子能選擇的退熱藥物只有對乙酰氨基酚🙎♀️。2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熱藥💥,所以一直以來都建議包括新生兒在內的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如果一旦出現發燒,一定要及時送到醫院去,讓醫護人員去幫助孩子。
不建議以捂汗的方式給小嬰兒進行退熱。原因在於小嬰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是不健全的,皮膚散熱是非常重要的退熱途徑,如果給這些孩子捂過多的衣物或被蓋♾,就讓他們沒有辦法經皮膚去散熱😞,在捂熱的情況下👃🏻🐦,他們的體溫可能越來越高,甚至達到40度以上,這在臨床上並不少見🤰🏿,而且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捂熱綜合征,可能出現呼吸衰竭、脫水🛸、神經系統損傷等嚴重並發症,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在這些孩子發燒的時候💆,除了醫務人員的幫助外,應該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涼爽通風的環境,適當減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適度為主。
孩子發生熱性驚厥,家長應該怎麽辦? 熱性驚厥是兒科急診非常常見的一個急症。由於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我們兒童發生熱性驚厥最常見的誘因👨🏻🦱,主要累及的孩子年齡段是在6個月到5歲之間,一般是在發燒的第一個24小時的時候發生,尤其是在體溫快速上升期的時候,最容易發生熱性驚厥。一般情況下,孩子的體溫可能達到38.5度以上,發生熱性驚厥的孩子通常表現為四肢僵硬或者抖動、牙關緊閉、雙眼上斜或者上翻,可能伴有口唇的青紫,這個時候對外界的刺激可能沒有任何的反應🧏🏽♀️。一旦發生熱性驚厥,建議家長有以下幾點可以做的👷🏿♀️。
第一,把孩子平放在平坦的床上🙂、桌面上𓀁,或者地板上,周圍不要有尖銳的東西,主要是為了避免孩子在驚厥發作的時候發生跌落,出現二次損傷等。
第二,可以解開孩子的衣領,讓其呼吸道保持通暢🧖🏿♂️。
第三🎆,可以讓孩子頭偏向一側🦸🏽♀️,如果可以的話,讓孩子保持右側臥位,以防孩子發生嘔吐的時候誤吸導致窒息的發生。
在整個過程中,提醒家長有幾個事情不要做。首先,孩子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往嘴裏塞任何東西,包括勺子把、筷子🫴🏼、大人的手指頭等👩👩👧,因為這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損傷或者大人自身的損傷。第二👨🏼🍼,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給孩子餵食任何東西,包括藥物和水👩🏽🎓。第三💆🏽,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試圖去束縛孩子的肢體不讓其肢體抽動,因為這樣可能造成孩子肢體的二次損傷。第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掐人中可以縮短孩子驚厥發作的時間,反而可能在驚厥發作的時候🦻🏽,家長特別緊張,用力太大💁🏼♀️,從而造成孩子人中這個部位的軟組織損傷等,所以不建議家長給孩子掐人中的做法🚣🏻♂️👩✈️。
當孩子發生驚厥的時候🕺🏻🌔,要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一般情況下,孩子熱性驚厥持續的時間是3到5分鐘就可以自行停止⬛️。當孩子驚厥停止以後,就可以盡快將其送到醫院去🚫。但是,如果孩子既往有過驚厥持續狀態😢,或者本次發作已經超過5分鐘了,那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抽搐自行停止的可能性就會相對比較小了,建議家長能夠盡快把孩子送到醫院去👇🏼。
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熱性驚厥是不會影響神經系統發育的,是不會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的,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心。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提前服用退熱藥,對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有預防作用。同時因為孩子體溫上升得非常快,基本沒有辦法實現預防熱性驚厥的發生。
慢阻肺患者感染新冠後🧑🏼,遇到這些情況應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我國慢阻肺病是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平常的症狀是咳嗽、咳痰🚶♂️➡️,有時候會有伴有呼吸困難,並且往往會有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原有症狀的加重↕️。那麽什麽時候應該到醫院進一步診治呢?第一條是持續發燒💇🏿♂️,服用常規的解熱鎮痛藥🚆,體溫不下降超過兩天;二是患者出現了精神萎靡、嗜睡、精神不振甚至神誌不清等💂🏻♀️,或者出現一些體征,比如口唇紫紺🏊、下肢浮腫等;三是患者出現了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喘憋🧚🏻♀️,如果呼吸頻率超過30次/分,這就是呼吸比較急促的表現;四是如果家裏有家用的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儀,監測提示患者血氧飽和度≤93%🧑🏼,也是提示有可能出現缺氧的情況;五是使用一些緊急的救急藥物🤹🏽♂️,比如支氣管擴張劑以後👙,患者的症狀不緩解,或者進一步加重;六是患者出現其他的症狀⛏,比如嚴重的胃腸道症狀🤹🏽♀️,不能進食、虛弱🥅1️⃣、不能走路等情況,都是需要進一步到醫院去診治的。
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一旦感染了新冠🐲,應該怎樣居家治療✏️? 如果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得了新冠,首先是不要恐慌⚪️👦,正常休息,多喝水,吃蔬菜水果這種均衡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等等。第二🖕🏼,做一些對症的治療🥧,比如有發燒🫄🏽、全身的酸痛、咽痛、咳嗽、咳痰等,也就是服用鎮痛藥或者治療咽喉腫痛的藥、止咳化痰藥等🧏🏻♂️。呼吸疾病的患者畢竟是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所以需要讓他們在家裏自己監測自己的症狀,特別是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的症狀🕛。第三,有一些在感染期間,即使是普通的流感、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呼吸道症狀有時候也會加重,這時候先用一些對症的藥物治療,比如如果呼吸困難喘憋的症狀一下加重了🍠🖖🏼,先用一些短效的支氣管擴張劑救急治療👨👩👧👦,可以一次噴1-2吸🤵♀️,隔20分鐘再吸1到2吸,第一小時不超過6到8吸☪️。如果通過這種對症的治療,症狀逐漸改善或者平穩𓀊,就可以在家裏繼續觀察症狀。如果症狀有進一步變化,可以再去就醫。第四👡⛔️,常規的用藥一定要堅持。第五🧙🏼♀️,要在家裏及時監測血氧飽和度,及時了解病情是否有變化👵。
——關於疫苗接種——
如何看待“年輕人接種疫苗不如感染奧密克戎”的說法? 雖然目前流行的奧密克戎株和過去既往流行的其他變異株相比,致病性有所減弱🎧。但是感染上奧密克戎變異株之後,其實還存在著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這種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在各個年齡段都會有所體現,只不過我們過去強調的老年人得上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在整個人群當中比例會更高一些。另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比例也會更高。
目前已經有多項研究顯示,與完成全程或者加強免疫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相比,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其實住院風險或重症和死亡的風險相差比較大✅,其中也包括了青年人和成年人🥘。在這種風險有一定程度存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降低風險👩🦽➡️。所以,建議沒有接種疫苗的還要接種疫苗♚,沒有完成加強疫苗接種的,要盡快完成加強疫苗接種,不管是老年人,還是成年人和青年人,都把風險降到比較低的程度🔱。
最近感染痊愈後的人群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如果最近確認感染了新冠病毒,近期就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了。目前來看,單純的感染產生的免疫保護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種疫苗產生的混合免疫力保護作用強,所以後期如果需要接種疫苗的話👄,建議還是接種疫苗👨🦽➡️🙀。這種間隔有多長呢?按照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當中的規定,如果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時間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時間要間隔6個月以上👧🏿。當然我們的免疫策略後續會隨著對疾病的認識、對疫苗的認識🧑🏿🌾,還有對疾病控製的需要,不斷去完善和調整💪。
癌症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 關於癌症病人,他因為患病,還有接受放化療,會有一部分人群的免疫力出現低下的情況,從而使患上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增加。所以,從這種情況來說,這些病人需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得到保護,也屬於接種疫苗當中的優先人群。
癌症的臨床表現其實是多種多樣的🧔🏽♀️,另外治療的過程也是非常復雜的🅿️,正處在發病期或者正處在治療期的癌症病人能否接種疫苗🤌🏽🥷🏽,要由相關專業人員來進行判斷。癌症病人因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接種新冠疫苗之後產生的免疫保護反應沒有健康人那麽強烈📮。在這次《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當中,也特別提到了“各地要科學評估禁忌證,對確有接種禁忌的人員要逐一明確具體原因”,這一條也適用於目前對癌症病人接種禁忌的評估🧏🏽♂️。
完成全程免疫接種已經很久了🗣,現在再進行加強免疫接種還有用嗎?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之後產生保護作用🥷🏻🔋,一個是會產生抗體,另一個是會產生細胞免疫🏉,也會產生免疫記憶。接種疫苗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水平會下降🈷️,另外,隨著病毒的變異👨👨👧👧,免疫逃逸也在增強,使得抗體的作用在進一步削弱。但是,細胞免疫尤其在預防重症和死亡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比較持久的⛹️。
研究表明,通過接種加強針🌈,一方面可以喚起機體的免疫記憶細胞,另一方面🏊🏿♀️,也會提升抗體水平,進一步鞏固對重症和死亡的預防作用🏋🏼♀️。所以🧎🏻♀️➡️,還是強調,沒有完成加強免疫的,只要符合接種條件,應盡快按照免疫程序的規定完成加強免疫🟰。
——關於毒株變異——
如果出現新的變異株💡,仍然有再次感染的風險 現在我們感染BF.7、BA.5.2,如果出現新的變異株,仍然有再次感染的風險。目前從數據來看🏪,奧密克戎毒株再次感染或者二次感染風險高於原來的毒株🚴🏼♀️,包括高於德爾塔和原始毒株🧚♀️😁。從二次感染出現的時間來看🫅🏼,一般有一段間隔期,不會說感染以後很快再次感染⚛️,同一毒株的再次感染概率是極低的。即使感染了🫦,也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一般都是輕型。二次感染主要還是指變異株的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的時間間隔和臨床表現是密切相關的🥤,間隔時間越短👱🏿♀️,症狀越輕,間隔時間長了以後症狀就偏重🤾🏻♀️,這和體內的抗體免疫有直接關系🍮。瑞典的一個研究也發現,感染奧密克戎毒株以後🕘,二次感染或者三次感染奧密克戎不同的毒株症狀非常輕,基本上都是無症狀感染者或者輕型病例👃🏿🤙🏿。
當然也要關註一些老年人,像針對美國退伍軍人人群做過一個研究,在退伍軍人的老年人裏面,二次感染以後,確實有一部分病人會加重甚至死亡🤹🏿🎛。所以說☝🏻,盡管感染過了✊🏽,在出現新的病毒流行株以後,仍要做好個人防護,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此外🪢,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這是非常明確的。意大利有項研究發現,疫苗接種可以降低二次感染的發生,感染以後也降低住院的概率。所以💱,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還要強調去接種疫苗🧛🏼♀️。
BQ.1和XBB等毒株致病力如何,是否會引發國內新一輪流行? BQ.1和XBB是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國際上,在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逐漸顯示出,它們是優勢毒株,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奧密克戎其他系列變異株沒有明顯區別♠️,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這些國家沒有顯著增加。我國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我國💏,同時這50個亞分支引起關聯的本土病例或者暴發流行。整個BQ.1和XBB在我國尚未形成優勢傳播(目前還是以BA.5.2👩🏿🎨🧙🏿♂️、BF.7為主),但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個輸入的亞分支,可能會形成一個共循環。
預防BQ.1和XBB,其實是和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一樣的🛀🏿💆♀️,就是監測它的致病力有沒有變化👽,監測其基因組有沒有進一步的變異,如果其臨床特征有任何變化,我們會和基因組特征聯系起來進行研判,但是暫時還沒有發現BQ.1和XBB在國內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報道⬅️。
出現既有高傳染性又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性比較小 奧密克戎從2021年11月份出現以來🍒,截止到2022年12月18日,已經從BA.1到BA.5這五個分支演變出709個亞分支在全球,包括重組的毒株,這些亞分支互相之間重組產生的毒株是72個😉,XBB就是這72個裏面的一種❓。所以〽️,奧密克戎的變異會一直持續下去,只要是在人群中循環🥘🦆,它就要復製🧑🎓,復製就要發生變異🙋🏽♂️。病毒本身基因的變異可能會導致它的一些抗原表位的改變,增加了其免疫逃逸能力🌥。所以奧密克戎的變異趨勢是🚣🏽♀️,免疫逃逸能力強的占優勢👮🏻♂️。免疫逃逸使人群對該毒株又易感,即使它的傳播力不增強,它的傳播優勢仍會增加。
它會不會傳播力又增強,致死能力又增強?這個可能性比較小🙅🏽👩🏽🦰。奧密克戎引起的住院🧑🎤、死亡、重症的病例都明顯低於早期的德爾塔株和其他VOC變異株🦵🏼。所以整個700多個分支都沒有觀察到顯著的重症和死亡增加。所以總體來說變成致病性明顯增加的可能性比較小。它會不會出現傳染性和致死率更高的毒株✍🏼,這種可能性就更小了。現在的人群已經通過疫苗或自然感染獲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對人群有較好的保護力。即使病毒再變異🧜,除非發生一些顛覆性的重組導致完全的免疫逃逸🗝,才會增加傳播風險,但這種可能性比較小。所以整體來說,出現既有高傳染性又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性比較小💩。
目前我國對於流行變異株的監測手段有哪些? 國家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優化之後🍶,中國CDC病毒病所根據多個新冠病毒亞型在我國共循環的現實情況🧇,製定了《我國人群新冠病毒變異株監測工作方案》👩🏼🔬。方案要求每個省選三個城市👨❤️👨,每個城市選一個哨點醫院,每個哨點醫院每周采門診急診病例15例、重症10例和所有死亡病例的標本進行基因組測序和分析,並且在一周內,把測序數據上傳中國CDC病毒病所,我們建立國家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庫。通過本方案的實施✍🏿,可以實時動態監測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系列變異株在中國流行的動態及其各個亞型的構成比例,具有潛在生物學特性改變的新變異株,包括臨床表現、傳播力、致病力等👩🏻🦽😔。為疫苗研製🦁、診斷試劑評價(包括核酸和抗原等)提供科學依據🦏。
——其他——
如何看待“早陽早好”的說法🎾? 盡管奧密克戎傳染性很強,感染以後大部分是自限的,致病力或者嚴重程度比較低👯,但是不主張、不建議故意去感染🥦。還要強調,老年人、有基礎病的🫅🏼🍝,尤其是沒有打疫苗的這些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護🏇,不要在第一輪流行高峰感染✍🏽🤵🏻♀️。在這個流行高峰感染,可能會出現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或者擠兌的問題,導致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還是希望這些老年人做好防護,包括敬老院的老人🪖😌、有基礎病在家臥床的老人🫑,大家還要特別註意避免感染🛥。同時沒有接種疫苗的🥶💂🏼,還要繼續進行疫苗接種👨🎨。
在目前第一輪疫情快速增長的階段,隨著時間推移,感染人數增加⏺,快速上升態勢會趨緩📌🤼,這是普遍的規律。但是📶🐔,過一段時間以後🌹,隨著大規模的社會活動🤽🏽,包括春運或者各種社交活動的廣泛開展👳♀️🙆🏼♀️,可能還會有一輪新的疫情,這種疫情波浪性的出現,最終可能形成一定的群體免疫屏障👮🏽♀️,發病率就會明顯下降。
當前新冠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麽? 不同於2020年初武漢的疫情,當時大部分病人死於新冠肺炎呼吸衰竭,而現在奧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後💥,主要侵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炎的比例比較低,也有一部分存在著肺炎,但導致呼吸衰竭的情況很少。從臨床實踐中也看到🧥,目前奧密克戎毒株感染後死亡的主要原因還是基礎病,真正直接死於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衰竭很少👩🔧。
為了科學客觀、實事求是地反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況,國家衛健委最近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印發了通知,明確對相關死亡病例進行科學分類。主要是兩個方面🕵🏿♂️,由於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為首要死亡診斷,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為了更好地規範新冠疫情導致死亡的判定🚂,目前要求采取會診和死亡病例討論的方式😣,來最後判定這個病人到底是死於新冠,還是死於其他的基礎病👨🏼🎨🙅🏼♀️。
來源🧟♀️⚠:中國政府網